四月芳菲,春光烂漫。满山樱花灿若云霞,堆云叠雪似人间仙境……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成为今年赏樱游的热门景点之一。吹着清新的湖风,沿湖赏花的游客可能不知道,这里曾饱受蓝藻暴发、水体发臭的困扰。但如今,...
立即咨询四月芳菲,春光烂漫。满山樱花灿若云霞,堆云叠雪似人间仙境……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成为今年赏樱游的热门景点之一。吹着清新的湖风,沿湖赏花的游客可能不知道,这里曾饱受蓝藻暴发、水体发臭的困扰。但如今,太湖边已闻不到蓝藻异味,这得益于江苏近年来大力开展太湖治理,从水到岸,全面筑起太湖生态安全屏障。
太湖治理是习总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太湖连续16年安全度夏、水质藻情创16年来最好水平”,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专场上,我省亮出太湖治理的“雄心壮志”: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为“浅湖深治、大湖永治”积累经验,树立起全国湖泊治理的标杆。
眼下,我省2024年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全面启动。站在新起点上,江苏如何践行“国之大者”,守护万顷碧波?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十三五’以来,金坛区投入70多亿元,对长荡湖的住家船、餐饮船、作业船等各式各样的5611条船只全部进行清理;拆除网围近6万亩,打出了一套退人退企、清淤退渔、生态修复的‘组合拳’。”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局局长陈辉介绍,2023年,长荡湖水质首次提升至Ⅳ类,总磷、总氮同比分别改善21.2%、25.3%。
从“生产湖”变身“生态湖”,长荡湖一湖清水还复来。作为洮滆片区水环境治理“主战场”,新的一年,金坛将全力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实现“一湖之治”向“全域联治”转变。同时对长荡湖生态综合治理开展“回头看”,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沿湖陆生植被恢复提升工程,建设沿湖20公里,宽度10—50米的陆生植被景观带,并建成生态通道35公里;二是湖体植物改善工程,持续推进湖心区2.6万亩水生植物恢复进程;三是湿地系统优化工程,有序推进沿岸生态缓冲区建设,2024年重点实施北岸“14公里地形重塑、0.8平方公里潜滩、7平方公里湿地”生态缓冲工程。
宜兴市位于滆湖上游,是滆湖重要汇水区域。“近年来,通过滆湖上游(宜兴)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我们关闭所有工业企业的排污口,通过地下管网收集农村生活污水,禁止河边放养鸡鸭等家禽,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生态化改造,曾经的废弃鱼塘变身省级湿地公园。”看到村里环境喜人的变化,宜兴市官林镇南庄村党总支、村委会主任王军林深感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49.1万吨/日,累计处理能力达950万吨/日;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收严排放标准,流域61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新一轮提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8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43个百分点……2023年,江苏不断加强太湖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管网“应接尽接”、污水“应收尽收”。
“太湖上游的湖西片区入湖污染物总量,约占我省入太湖污染总负荷的七成,对太湖水质改善至关重要。”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介绍,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江苏要聚焦主要入湖河流及上游关联骨干河流组织开展监测溯源,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一河一策”编制水质达标提升方案。突出抓好洮滆片区综合整治,一体推进洮滆片区产业转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
江苏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涉磷企业,涉敏感源西太湖。“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建立实验室,利用快速检测仪检测雨水排口总磷、在线监测监控污水口;对涉及排水的含磷原辅料进行替换;新建一条抛窜清洗线中水回用设施,加强中水回用等。现在公司年用水量4.5万吨左右,节约用水量7000多吨。”该公司安环主管章正岳说,废水中总磷排放量从1.4吨削减至不到0.2吨。
始于治理,终于转型。南方精工总磷排放量的“断崖式”下跌是我省对太湖流域涉磷企业整治的一个缩影。2023年,江苏太湖流域新增工业污水处理能力7万立方米/日。《太湖流域涉磷企业专项整治方案(试行)》印发后,我省对流域两万多家涉磷企业按照“规范提升一批、入园进区一批、关停淘汰一批”原则持续深化整治,全面建立“磷账本”“磷清单”。截至2023年底,8987家企业完成“一企一策”整治方案编制,6970家企业完成规范化整治。
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该镇八方工业园原有320家工业企业,涉及“危污乱散低”企业有250家左右。如今,横山桥镇重塑八方工业园,新建万洋科技众创城。
“一期项目正在施工阶段,该项目片区原有的250家‘危污乱散低’企业,现在已经全部撤除,园区围绕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进行招商,严格杜绝带污染的企业进入产业园。预计首批厂房于今年12月交付投运。”常州万洋科技众创城项目负责人翟惟斌说,届时,园区亩均税收将从原先的不足5万元提升到30万元。
放眼整个太湖流域,江苏坚决遏制流域“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进流域传统产业大力实施“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加快编制《太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产业产品目录》,出台《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去年,苏锡常三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2家,占全省总数近六成;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66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省级绿色工厂498家。
“目前,我们将太湖治理纳入新一轮部省共建合作协议,持续提升太湖治理水平。”蒋巍建议,下一步,太湖治理要在绿色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制订太湖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工业企业关闭搬迁、改造提升计划,把有限的环境容量、排污总量腾挪出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继续谋划实施一批高水平、强带动、可持续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江苏省太湖生态清淤专项规划》和《加快推进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至2030年,全省完成太湖生态清淤总量4059.6万立方米。
无锡市梅梁湖湖面上,世界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首次投入使用,每日可稳定清淤5000立方米,并同步在船上实现淤泥压滤固化。2024—2029年,无锡计划每年完成太湖清淤425万立方米,2030年计划完成太湖清淤404万立方米。
站在梅梁湖的入湖口,可以看见湖中央形似帆船的高压控藻井向外“伸出”三条粗壮的“链子”,对水面蓝藻进行拦截导流,将它们引至深井中。“深井压力可以降低水面蓝藻繁殖密度,防止近岸大面积发生蓝藻水华。”无锡市水利局副局长兰秀凯介绍,眼下,梅梁湖离岸防控工程二期、梁溪河入湖河口蓝藻防控工程正在建设中,力争今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从湖口到近岸,无锡层层防控,建立起蓝藻“防、挡、捞、控”综合防控体系,构建固定打捞为主、机动打捞为辅的蓝藻收集网络。
太湖淤泥、蓝藻加速出清的同时,淤泥和蓝藻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也按下“快进键”。在江苏神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酵车间里,由蓝藻制成的“营养土”堆积如山,记者用手抓起一把,感到土质松软且无异味。“我们创新研发了蓝藻协同秸秆发酵处置资源化利用系统,利用蓝藻含氮高、含水分高,秸秆含碳量高、含水分低的‘互补性’,通过协同配比深度发酵后,形成有机质含量高、氮磷钾丰富的有机肥。”该公司技术总监寻立之说,公司2022年处理秸秆5700多吨、蓝藻17621.93吨,生产有机基质1万多吨。
流水潺潺,莺啼鸟啭。在苏州太湖生态岛金庭镇南部的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记者看到,通过“三道关”,湿地系统即可将夹杂化肥农药的雨水净化。“在太湖入湖河道消夏江3.3公里长沿岸,我们建设了15.5公顷各类功能型湿地,治理周边4平方公里范围的农村面源污染。”该项目运营方、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冯桐介绍,净化后产生优于地表Ⅲ类水的清水,从消夏江流入太湖,为太湖补充清洁水源。
统一“生态”与“生产”,兼顾“颜值”与“产值”。2023年,江苏稳步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建成生态安全缓冲区18个。支持无锡宜兴龙山、苏州吴中西山岛、常州溧阳天目湖等“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流域湿地保有量稳定在59.6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3.8%。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作为全省首个综合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太湖生态岛通过建立生态修复项目库实施清单‘双向匹配’机制,高效便捷地开展替代性修复。对生态造成损害的企业,可以选择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在太湖生态岛上进行异地修复。”苏州市吴中生态环境局法制宣教科科长贺亮介绍,截至目前,基地共落地修复案件45件,涉及修复资金约224万元。
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3.4亿元股权投资款的“引江济太”江阴段EOD项目正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9.06亿元,共包含3个生态治理类项目和2个科创文旅类项目。“其中,第十三届江苏省园博园和绮山湖科创谷(一期)项目建成后获得的收益,可以反哺生态治理上投入的资金。”无锡市生态环境局财审处副处长潘瑶说,EOD模式的特点就是将环境治理类的项目与周边产业开发的项目打包,最终实现生态价值化、产业绿色化。
推进太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工程。过去一年,是江苏对太湖治理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成效最显著的一年。随着太湖治理的边际效益显现,下一步如何更好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太湖美”?
《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太湖湖体水质实现“稳Ⅳ争Ⅲ”,更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到2030年,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太湖湖体水质达到Ⅲ类;展望2035年,将太湖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湖区。
据了解,今年治太的目标是:太湖湖体总磷平均浓度力争达到0.05毫克/升,湖心区水质年均达到Ⅲ类,西部湖区水质持续改善。今年,无锡用于太湖治理的年度投资将达113.6亿元,也是连续第三年实现治太投入超百亿元,204个工程项目直面难点“对症下药”,涉及供水安全、工业治理、河道整治、生活治理、生态清淤等十大类,更加注重提高与治太目标的匹配度,年度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工程多达33个,每一个都是治太需啃下的“硬骨头”。
立即留言,即可获得免费水处理解决方案
杏彩平台官网app(杏彩·中国)杏彩体育官网